2025年3月16日,德赢vwin五楼模拟法庭座无虚席,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德赢AC米兰官网博士生导师周林彬教授做客德赢vwin“中联”学术讲坛,以“民法典时代的商法适用”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上海中联(天津)律师事务所杨仲凯主任、我院焦艳玲教授进行了与谈。南开大学德赢AC米兰官网刘芳副教授、上海中联(天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岩律师、德赢vwin朱沛智副教授及14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讲座由郝磊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郝磊院长对周林彬教授莅临我院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其学术成就,同时对上海中联(天津)律师事务所一直以来对德赢vwin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林彬教授以著名法谚:“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引出主题,强调民商法在应用法学中的关键地位,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精准的法律适用。进入民法典时代,商法在立法、执法与守法层面如何合理安排,成为法学界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
周林彬教授首先阐释了民法典时代中国商法的概念。他指出,学习法律需掌握概念、构成要件及如何适用这三大要素。其中,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尤为重要。商法作为商事活动法律规范的统称,具有多元特性。他进一步提出,在“民商合一”的背景下,根据“二阶判断标准”可以将我国商法规范分为替代型、补充型及冲突型三种类型,并分别阐释了三种商法规范类型在我国《民法典》各编中的入典情况,以此搭建清晰的商法规范认知体系。
其次,周林彬教授系统地分析了民法典时代中国商法适用的现状。他总结了在法律适用下商法产生与发展中的八种“先后”关系及其规律,指出法律适用是商法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对商业领域与商法适用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为应对法律主体与责任认定模糊、数据与隐私保护冲突等问题,他提出适应性重构商法制度、强化AI监管等应对策略。他强调,《民法典》实施背景下中国商法适用应遵循以下规则:商法作为民法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民法且效力优先;商法漏洞弥补应优先考虑一般条款、商事习惯。此外,他还阐述了民法共同适用论、民法补充适用论以及商事案件跨部门法的法律适用观点,拓宽了师生们对商法适用的研究视野。
最后,周林彬教授指出,民法典时代中国商法的适用存在商法概念与地位不够明确、商事关系概念与界定模糊且不统一、商法解释方法与规则缺失等问题。进而提出破解的路径,具体包括:商法概念和地位在立法、司法、仲裁中应相对独立;立法上完善商法适用一般条款;借助法经济学、法社会学等理论完善商法解释与规则。他还指出,商法适用研究重点应转移,从重“抽象原理”到重“实践问题”、从重“规范”到重“体系”、从重“实体”到重“程序”、从重国内法到重国际法,以推动商法与国际接轨。
在与谈环节,上海中联(天津)律师事务所杨仲凯主任从律师的角度分享了对民法与商法关系的看法。他提出,《民法典》的编纂历程与律师协会中民事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恰恰相反。随着律师实务专业性愈强,建设工程、公司法、合同法等委员会逐渐被独立出来。他还指出,商法规范不仅是民事的特别法,更具有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周林彬教授对该观点表示认同,并将民法比喻为比赛规则,而商法则是战术规则。
德赢vwin焦艳玲教授指出,目前实务中存在民法与商法规则适用混淆、法官缺乏商事裁判思维等问题。周林彬教授提出的观点可以很好地应对解决以上问题。此外,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强调民商法是实践学科,建议法学专业学生走进实践,领悟民商法实践思维。她还建议同学们多关注国际贸易发展及国内商事实践改革,如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改革等。谈及民法与商法的区别,她认为,民法注重将道德上升为法律,强调善意、诚信、公序良俗等;而商法将效率原则置于更高位阶。
在互动环节,周林彬教授还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区别等问题。
讲座最后,郝磊院长再次对周林彬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周林彬教授对在《民法典》的背景下如何适用商法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民商合一”体例下商法规范和民法规范的协同关系。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民法典时代如何适用商法的问题,而且是一次学习方法的指导。每位同学应当从周老师的讲座中获得启迪与教益。学习法律不仅要学习死的知识,更要注重对实践的关注、对经验的积累、对多元方法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对法律的精准把握和自如运用。